湖北日报讯(记者肖丽琼、通讯员何野、杨文、项静)8月8日14时34分,一个场景在武汉与广州两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同步进行——随着最后一份电子签章在屏幕上亮起,“2025年东湖高新区重点路口交通秩序整治工程(第一批)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的评标工作圆满落幕。这场由汉穗两地评标专家携手完成的“云端评标”,不仅标志着全国首例按照远程异地评标和评标专家库共享技术标准实施的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圆满成功,更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当日13时,武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内,气氛紧张而有序,评标工作同时拉开帷幕。7位专家,分别来自业主方、武汉与广州,他们虽身处异地,却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与屏幕共享技术紧密相连,如同共处一室。电子标书在屏幕上逐一展开,技术方案在热烈的在线讨论中逐渐明晰,专家们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设计方案等进行了联合评审。整个评标过程两个小时全部结束。
“这次评标,为更加公正透明的远程异地评标树立了一个典范。”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执行副会长、首席专家李小林见证了这一时刻。他说,此次评标不仅验证了国家网络远程异地评标新规则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因为广州专家的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湖北“熟面孔”评委出现的概率,为评标工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人情、防利益输送的屏障,提升了专家评标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为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一环,正逐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办法》,为这一创新举措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它明确提出实行统一的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和评标专家库共享技术标准,推动评标专家资源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评标专家库的共享。湖北省发改委、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武汉市投资促进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推进改革,完成了系统升级改造。湖北也因此成为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上首个“点亮”的省份,并在此次评标中成功实践了这一技术标准。
据悉,湖北将与更多省份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专家资源共享范围,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新探索。
赢翻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